今天,筆記君與您一起學習該書第十二篇文章《在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
(一)
這篇重要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9月5日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講話的一部分。
195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們,同經過普選產生的120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一道,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此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自那時以來,中國人民通過這一制度把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以眾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不斷翻山越嶺、攻堅克難,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闊步前行。
這在中國政治發展史乃至世界政治發展史上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2014年9月5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二)
在中國建立什么樣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后中國人民面臨的一個歷史性課題。為解決這一歷史性課題,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辛探索。
近代以來,為了解決“建立什么樣的政治制度”這個歷史性課題,各個階級、各個階層、各種社會勢力,各種主張、各種方案,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種種模式,幾乎在中國都嘗試過,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總書記指出:“事實證明,不觸動舊的社會根基的自強運動,各種名目的改良主義,舊式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種方案,都不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都不能讓中國的政局和社會穩定下來,也都談不上為中國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在中國人民頑強前行的偉大斗爭中,中國共產黨誕生了。自成立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以實現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經過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終于徹底推翻 “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億萬中國人民才真正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后,國家政權應該怎樣組織?國家應該怎樣治理?這是一個關系國家前途、人民命運的根本性問題。經過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答案。
從罷工工人代表大會、農民協會到工農兵蘇維埃,從各階級階層代表人士參加的參議會到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中國共產黨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建立新型人民政權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中,逐步得出一個歷史性結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建立的政權,只能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同這一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成立和憲法的公布施行,正式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開創了歷史的新紀元。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回顧總結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和發展的歷史進程,得出了一個極為深刻的結論:“在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深刻總結近代以后中國政治生活慘痛教訓得出的基本結論,是中國社會100多年激越變革、激蕩發展的歷史結果,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全體代表于1954年9月21日合影。毛澤東主席和代表們在一起。前排左起:董必武、周恩來、李濟深、劉少奇、毛澤東、宋慶齡、張瀾、林伯渠。新華社稿 侯波/攝
(三)
60多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鞏固和完善,有效動員了全體人民以國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堅定不移地朝著國家發展的宏偉目標前進,切實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保證國家統一有效地組織各項事業,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
從人民共和國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從古今中外各種政治制度的比較鑒別中,中國人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
來源: 求是網 作者: 筆記君